鲸鱼的树洞

万维网中的自留之地

关于「树洞」的思考

-

状态:


WordPress 时期的思考

初中时期

你所访问的这个网站,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鲸鱼的树洞」。我最早搭建的网站名字大概是叫「RUAKIO」,当时我还是初中,买了一台 VPS 之后使用 WordPress 搭建了它。「RUAKIO」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意义,就如那个网站本身一样。当时我的想法就是搭建一个技术向博客。失败的原因从主要到次要有以下三点:

  1. 没有技术力支撑。
  2. 没有持续的产出。
  3. 经济问题。

当时的我只认识到了经济问题,并且认为经济问题是维护「RUAKIO」最大的问题。一个初二/初三的学生妄想做一个技术向博客,结果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搭建了一坨典型的互联网垃圾:

  1. 第一篇文章就是「如何使用 WordPress 搭建一个博客」云云。
  2. 之后几篇文章都是从 CSDN/别人的博客东拼西凑扒来的,内容都与「折腾网站时 MySQL/Nginx 报错了」有关。
  3. 过了几天之后就不再更新文章。
  4. 文章想不出来怎么写,主题样式换的倒是挺快。
  5. 最后主题也懒得换了。
  6. 没钱续费 VPS,网站消失。

高中时期

到了高中,我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买过三四个不同的 VPS,不断地重复以上六个步骤。最后大概是因为经济原因买了 GoDaddy 的 10 刀虚拟主机,又由于这个虚拟主机的网络太差,放弃了 WordPress 而终结了这样的循环。

静态网站时期的思考

之后我又转向了静态网站。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Hexo 时期

大致是 2021 年。这一年里实际上没有什么有意义的文章,唯一一篇比较好的就是「Debian 11 “bullseye” 配置指南」了。

hugo 时期

大致是 2021 年末到 2023 年 9 月初。换到 hugo 的主要原因是 npm 的包依赖实在太抽象了,node_modules 占了一大坨,更新还天天给我报错。而 hugo 就小巧可爱多了,就一个二进制包。在这段时期中,「高中生物中出现的各种试剂」「在 hugo 中异步加载 Google Analytics」「什么是克拉香天气」这几篇文章还是比较有意义的。「高中生物中出现的生物学史」没写完,不过也不算太可惜,毕竟 22 年高考真没考生物学史。有趣的是这几篇文章都是高中时期完成的。到了大学之后反而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都没写出来。

Astro 时期

大概是从不到一个月之前开始的。由于学了数学专业,会写一些数学相关的内容,自然就会用到 LaTeX。而 hugo 对于 LaTeX 的支持很烂,使用体验非常差劲,便换到了 Astro。优点是非常活跃、设计理念非常先进。我在 Astro 还在测试的时候就看到它了,也看着 Astro 发布了正式版。但当时还不需要 LaTeX,没有切换的动力。现在有对 LaTeX 的强烈需求,换掉 hugo 也就顺利成章了。但 Astro 的缺点就是 node.js。昨天更新包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漏洞了。不过考虑到它的优点,就忍着吧。这几天我对「树洞」的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构,重构到妈都认不出来的那种,但是还没有构建网站。

「树洞」设想

「树洞」的设想从提出到现在大约有一年了。用一句话来描述「树洞」就是「堆放我的各种想法的地方」。

「树洞」最初的结构

在过去,「树洞」主要分为了两大部分:「文章」和「日记」。文章中是相对正式的内容,而日记中则是相对随意的内容。主要问题在于「割裂感」和「模糊性」。

割裂感

「文章」和「日记」中文字的区别巨大。

以下是我从「文章」「在 hugo 中异步加载 Google Analytics」中截取的片段:


实际上,我并没有选择 Google Analytics,而是在我的博客中加载了 Cloudflare Web Analytics。一来是因为 Cloudflare 的加载的 js 更小,二来是 Cloudflare 的面板更简洁,没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数据。

尽管和 gtag.js 或者 analytics.js 比起来,Cloudflare 引入的 js 经过 gzip 压缩之后仅有 5.51kb,但是 Cloudflare 在国内的响应速度实在不敢恭维。加载这个 js,让本就很慢的网站更是雪上加霜。

Sukka 的这篇文章「使用 Cloudflare Workers 加速 Google Analytics」早就看过,但没有细看。最近在看 Sukka 的其它文章时又看到了这篇文章。其使用的 cfga.js 不仅可以使用 jsdelivr 加速,大小也只有 1kb,便决定使用 cfga。


而以下是我写的一篇「日记」:


2022 年 2 月 27 日星期日,倒数第 100 天

2022 年 2 月 28 日星期一,倒数第 99 天

  • 网课是真的累,比学校还累

2022 年 3 月 1 日星期二,倒数第 98 天

  • 网课
  • 做了点物理
  • marxist.red

「日记」中的内容说的好听一点就是语言比较简单随意,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垃圾,根本没有阅读的欲望。我自己都懒得看日记中的内容。

模糊性

实际上,「日记」中的内容也并不都想上面那样。

这是我从「日记」「Install Windows Again」中截取的片段:


超虚拟分辨率

macOS 就是通过渲染 4 倍的像素然后像素四合一做到优秀的字体渲染的。实际上,在 Windows 下也能做到类似的操作。我的显卡是 AMD RX6700S,在 AMD Software 中开启超虚拟分辨率之后在设置里把显示器分辨率拉到 4K 即可。开启后会渲染 4K 并缩放到 2.5K 显示,字体渲染会清晰不少。可惜的是虚拟分辨率的上限为 4K,不能再拉高了。4K 缩放到 2.5K 时像素不能完美四合一,要是能虚拟到 5K 就完美了。Intel 和 Nvidia 的显卡也有类似的设置,自行搜索即可。

缺点是开游戏的时候要把分辨率手动调回屏幕分辨率,否则性能损耗就太大了。同时,在切出游戏时也并不完美。如果虚拟分辨率设置为 4K,游戏分辨率为 2.5K 并全屏,在切出游戏时 Windows 会经历一个重新缩放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短暂黑屏,各种最大化的窗口大小也会出现异常。

Windhawk

在 Windhawk 里面可以装各种插件调教 Windows。我安装了 Slick Window Arrangement 和 Taskbar Volume Control。前者可以为窗口移动添加一个非线性动画,后者可以在任务栏上滚动滚轮来调整音量。

Mactype

Mactype 算是一款老牌字体渲染优化软件了。实测开启 Mactype 对字体渲染的提升优于超虚拟分辨率。两者可以同时开启,进一步提升效果。尽管 Mactype 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实际上在 Github 有较新的测试版,但是 Windows Defender 会报毒),但仍旧可以正常使用。以服务模式载入时使用基本无感,系统托盘里没有图标。


这篇「日记」实际上完全可以算作是「文章」,但却被放在了「日记」分类中,原因是其开头是由我自己重装 Windows 系统这件事引出,属于日常生活。

「树洞」现在的结构

这两天我对「树洞」进行了一次重构。树洞分为了「日记本」「数学书」「绘画室」「钢笔盒」「游戏房」这五个分区。然而这样的结构仍然是有问题的。主要问题如下:

  1. 「日记本」质量低下。「日记本」本质上就是原来的「日记」剔除掉有意义的文章。本来「日记」中内容的质量就很差了,现在变得更加糟糕。
  2. 「数学书」「绘画室」「钢笔盒」「游戏房」中内容过少。能够划分到这些分类下的文章最多就两三篇,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分区。
  3. 向后扩展性差。假设将来某一天我心血来潮写了一篇有关「摄影」的文章,并且由于是心血来潮,我之后可能再也不会写有关「摄影」的内容了。那么这篇文章应该放在哪个分区?似乎哪个分区都不适合。那我这篇文章放哪?总不能为了这一篇文章而新建一个分区吧。
  4. 向前扩展性差。以我高中时期写的「高中生物中出现的各种试剂」这篇文章为例,我又该把它放在哪里?总不能单独为它建立一个分区,也不能直接把它删了吧。

种种问题说明这样的分区模式并不合适,因此,我开始了对「树洞」的又一次重构。

「树洞」未来的结构

接下来我会详细叙述我对「树洞」结构的再次重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防止哪天我忘了

所有内容通过时间进行索引

既然进行分区并不合理,那就干脆不分区了,而是直接以创建时间索引所有内容。好处有以下几点:

  1. URL 非常简洁。在过去,我用标题的拼音作为 URL。因此,每篇文章的文件名也都是标题的拼音。而以时间为索引,可以直接用日期作为 URL,例如 /2023-10-04。
  2. 拼音的可读性极差,短一些的 pinyin 还好,chang-yixie-de-pinyin-de-kedu-xing-shizai-shi-taicha-le。换成日期一看就懂了。
  3. 一旦文章多了起来,编辑器里的列表里面密密麻麻的拼音根本就看不懂,找篇文章还要把拼音一个个念一遍,再猜一下音调。不如直接把文件名全都改成日期,以文件名排序。
  4. 各种内容的文章都可以堆放在这里,不用专门建立分区,很符合我对「树洞」的想象。

通过 tag 标记文章

以时间为索引的缺点是文章之间的逻辑关联较差。因此加入 tag,关联相同主题的文章。

在部分内容成熟之后建立子站

我前几天将树洞重构为「日记本」「数学书」「绘画室」「钢笔盒」「游戏房」五个分区的目的是让「树洞」成为一个我的知识管理库。但是目前,「树洞」中的知识积累还太少。等到部分 tag 下的文章足够多、足够专业,我会将这些内容整理一下,然后发布到一个子站中。例如当「水彩」这个 tag 下的文章足够多时,我可能会将这些文章整合一下,然后新建一个名为「鲸鱼的水彩」的子站专门放这些内容。当然,内容的创作还是在「树洞」内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先在「树洞」中发布,然后定期整理文章,将部分内容复制到像「鲸鱼的水彩」这样的子站中。

总结

目前重构还在进行之中,具体的细节还未确定。最重要的是希望我能坚持下去:)